報告時間:2023年5月15日(星期一)15:00
報告地點:研究院一樓報告廳
主講人:劉俊傑,特聘教授/博導/主任
聯系人:廖蕾,教授
摘要:
集成電路是信息産業的基石,經濟的重要支柱。自2010年以來,全球半導體銷售和投資進入新一輪高增長,全球和中國市場銷售額每年均增長20%以上。我國集成電路産業對外依存度依然強烈,這幾年每年進出口逆差超過2000億美金,增長16%,超過70%的芯片需要進口。“中興事件”“華為事件”更凸顯出集成電路國産化需求迫切。
集成電路的發展有三個過程。第一過程,做出來了可以用就行。第二過程,能夠用而且要求好的性能,第三個過程,性能好而且可靠性要高。中國剛剛進入第三個過程。在與國外集成電路産品的市場競争中,先進可靠性技術是國産集成電路産品的短闆,尤其是在高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芯片方面,國内和國外的差距是巨大的。
這個報告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個單元介紹目前國内外集成電路的現況,芯片技術掌控,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第二個單元說明集成電路可靠性的背景,芯片破壞的原因,和提升半導體可靠性的要求與方法。
主講人簡介:
劉俊傑教授是北方民族大學特聘教授/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器件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組織部特聘專家,教育部CJ學者,教育部海外名師,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學會(IEEE)會士,英國電子工程學會(IET)會士,新加坡人工智能學會(AAIA)會士。
劉俊傑教授是國際集成電路可靠性權威之一,也是國内靜電保護領域的開拓者,過去30年緻力于提升集成電路可靠性的科研和教學,建立了中國第一批靜電保護實驗室,培養了許多相關的專業人才。
可控矽是一個有效的集成電路靜電保護器件,可是它傳統上存在了幾個無法越過的技術瓶頸。劉教授的研究成果打破了這些困難,創造了國際上用可控矽設計出來的靜電保護的記錄,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基于标準矽CMOS和BCD工藝平台的高魯棒性,高兼容性,低漏電流,低電容,低電阻,和小面積的可靠性技術。他近期也緻力于開發基于第三代半導體工藝的可靠性方案,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例如他的團隊于2013年設計了當時世界性能最好的面向氮化镓集成電路的靜電保護方案,以及于2010年初在全球首先探讨和分析了下一代半導體納米線與有機材料工藝的可靠性。
劉教授因為在集成電路領域科研與教學的重要貢獻,在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氣電子工程學會(IEEE)得到了多個榮譽,包括了IEEE會士(Fellow),IEEE傑出講座(Distinguished Lecturer),IEEE全球第三區傑出工程教育家獎(Outstanding Engineering Educator Award),以及IEEE電子器件學會的傑出教育獎(Education Award)。這兩個獎項當年全球隻有一個人獲得,那就是劉俊傑。
除了在學術上的成就,劉教授為國内半導體企業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他的許多學生都在高端集成電路企業工作,他也參與了多個大型産學合作項目,解決電子産品的可靠性問題。劉教授也時常舉辦專業講座和培訓,例如每年為工信部組織一個為期兩天的集成電路可靠性講堂,得到了許多好評。
劉俊傑教授已經撰寫了13本專著,發布了超過600篇學術論文,和擁有專利20多項。他未來将持續在集成電路可靠性領域深耕,發展出更多相關的創新技術與方案,為提升國内芯片的可靠性盡一份力量。